· 金书赏析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资讯-金书赏析>本文

《天龙八部》中的人性

发布时间:2015.09.16 12:00 阅读次数:1055 出自:本站    如果说金庸的小说是武侠世界里的喜马拉雅山的话,《天龙八部》就是其中的珠穆朗玛峰。 

   金庸比别的武侠小说作家高明的地方就是当他们都在追求情节的离奇的时候金庸已经悄悄地将武侠小说提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天龙八部》就是部披着武侠外衣的人性小说。“天龙八部”本是佛教用语,说的是八种非人的神道怪物,以“天众”和“龙众”为首,因此名之。小说中众人身上分别有八部众的影子。众多人物因着段正淳一人的身份,编织起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依据这些关系,又数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众人的身份与关系又与天龙八部的传说相呼应。恩怨情仇,快马江湖。光论作者脉络敷陈的手法,亦已足登当代巨匠之列。

   然而作者于此书中着墨最多而又最成功的,是对人性的描写。全书以萧峰.段誉.虚竹三人的事迹为经脉,不着痕迹地串联在一起,写尽人生的欲望.人生的痴怨.生命的无奈和生命的孽与缘。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在他们的生命中都有着痴望,如慕容氏之复国,萧峰之辽汉息争,鸠摩智之图雄,游坦之及段誉等对爱情之执着痴迷等等。他们都迸发出生命力,追求理想,努力不懈。可惜造物弄人,没有多少人能遂却心愿。反之,失意却苦苦相缠,每每使人掩卷叹息。

   萧峰乃是金庸笔下第一英雄,这不仅是因为他的纵马江湖快意恩仇,还因为他为天下安定而不惜背叛族人身陷囹圄,更因为他的悲情。萧峰一生命运多舛,遭遇坎坷:襁褓之时即受灭门之灾,被异姓之人抚养长大,虽成长为一方豪杰,终因身世之故被人陷害,而后于迷茫之中一心复仇,错手打死至爱阿朱,最终为止干戈,自杀谢国。他的悲剧性与他的身份认同唇齿相依:身为契丹人甚至身为辽国南院大王的他却与宋朝有着至为亲密的关系,而且还与契丹世仇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兄弟相称。本可快意一生的他陷于种种迷茫之中,最后郁郁自杀,可谓悲情至极。造化弄人,于斯为极!然而这也成就了他。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若不曾被缚高山受那永世不止的鹰噬之苦,亦不会被万世敬仰。萧峰既做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显露出其作为“人”的苦恼与迷茫,人性更为完整,因此为金庸笔下第一英雄,非郭靖.杨过.张无忌等人可比!

   书中对人性的描写贯穿始终,最精彩之处当属“珍珑”现身之时。书中对于珍珑是这样解释的:“珍珑”即是围棋的难题,是一个人故意摆出来难人的,并不是两人对弈出来的阵势,因此或生.或劫,极难推算。而聋哑老人苏星河为替师傅觅得佳徒而摆的这局珍珑更是难中之难。当是时,群雄汇集,有分量的人物就只欠了多情多爱的段正淳和无坚不摧的萧峰。计有段誉.慕容复.段延庆三人入局对弈,但都铩羽而归。最后得破珍珑深享福缘的,却是胸无城府不通棋艺误打误撞进来的小和尚虚竹子。谋者不得,得者不谋。人生的际遇与无奈,似已被作者写尽了!

   珍珑映照出人性的弱点,世上未有完美的人性,管你英雄好汉,也难以生而无憾。作者为赴局之人,做了这样的按语:这个珍珑变化无端,因人而施,爱财者因贪失误,易怒者由愤坏事。段誉之败,在于爱心太重,不肯弃子:慕容复之失,由于执着权势,勇于弃子,却说什么也不肯失势;段延庆生平第一恨事,乃是残废之后,不得不抛弃本门正宗武功,改习旁门左道之术,以=一到全神贯注之时,外魔入侵,竟心神荡漾,难以自制。此段评语也引出后来个人的行为经历。如慕容复的勇于弃子,不肯失势,因此他在草海屋中掌毙挚友包不同,只为了求段延庆于己起兵造反时的相助。

   佛曰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书中众英雄,大多深陷其中一苦“求不得”中,不能自拔,如鸠摩智之于段誉,段誉之于王语嫣,王语嫣之于慕容复,慕容复之于复国,游坦之之于阿紫,阿紫之于萧峰,等等等等,其中掺杂其余七苦,道尽人生的无奈,命运的苦楚。

   作者的文字功底与写作技巧在书中也多有体现。如安排萧峰原姓为乔,那乔姓相传为远古之时苗帝蚩尤之姓,由此可见作者道出萧峰身份,亦拿此二人相比:同样的力量无穷,一般的悲情无限。而阿朱.阿碧.阿紫三位小姑娘,朱碧辉映,朱紫相夺,因此阿紫后来欲夺阿朱之夫(萧峰)。作者安排人物姓名时,别有深意。

   许多人批评《天龙八部》写得太乱太散。依笔者看来,《天龙八部》却是金庸诸作之中,最博大精深的作品,它几乎总括了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切优点:既有误闯桃源柳暗花明的局面,亦有千溪万水东向归源的章法。因此,虽然金庸每一部小说都称得上佳作,但其中最佳,仍是令人再三重读,犹低回咏叹的《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