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网
金庸小说全集

金庸网 > 金庸小说全集 > 金庸人物排行榜

金庸人物排行榜

康熙:圣明仁君完成侠之大者的美好理想

  排名第一

  武功:★ ★

  智商:★ ★ ★ ★ ★ ★

  情商:★ ★ ★ ★ ★

  英明指数:★ ★ ★ ★ ★

  攻击力:★

  小宝在皇宫中的地位越混越大,与小皇帝称兄道弟交起朋友来了。这种传奇的奇遇,将故事和情节一口气也不歇地向上推进,愈来愈高,愈来愈妙,读者看着代小宝高兴。以在丽春院偷食的经验,到皇宫中偷食,还把小皇帝也误会成和他一样是偷食的,还想冲出去大叫五声吓唬人,小宝真的还是个孩子,是少年人的顽皮天性。

  小皇帝也是孩子,同样有少年人爱玩闹的天性,正是这一点,两人一拍即合。小玄子真的把小宝当成了宝贝,小宝的本色,小宝的真,是小玄子做梦也难得到的东西。皇帝虽然贵有四海,但他却得不到普通人那种真心相待的感情,不论是友谊还是爱情,皇帝都没有,如果有,也是变质窜味的东西。所以做皇帝,其实也有极孤独和可怜的地方。小玄子是幸运的,他找到了活宝小宝。这个假冒的糊涂小太监,居然不能从服饰上认出小皇帝来,一上来就和小皇帝顽皮打闹,真把小皇帝给乐翻了。

  又是机缘凑巧,小宝也会那么一点武功,比小皇帝差一点,又差不太多,两人打斗起来,小皇帝虽然十分费力气,但最后还能占一点上风,维持和保护了自己的虚荣和尊严。愈是这样,小皇帝就愈喜欢小宝,真的把他当成了小哥们。如果事情相反,小宝或是不堪一击,或是武功太高,那就没戏了,这小哥们的友谊也建立不起来了。

  《鹿鼎记》第一回的立意,逐鹿和问鼎,本是要反抗暴力,抵斥君权。但写康熙,却完全是从正面来写,赋予他积极善良的意义。康熙被写成了一个好皇帝,少年的他,也是有非凡之处,说得上是英明和果断。他明明恨极了鳌拜,但他知道鳌拜手握重权,是难缠难扳动的人物,没有策划好之时,他依然能压抑怒火,控制自己,不仅不怪罪鳌拜,反而顺着鳌拜的心意去杀苏克萨哈。康熙真是一个天生的政治人物,能如此退让隐忍,另图大事,小小年纪,实在不容易。康熙不愿在小宝面前显得没有主意,这也是他做领袖人物的高明之处,要维持自己的神话和尊严,永远给下属信心和希望,天大的难题也能一肩承担。

  康熙仔细分析宫中刺客绝不会是吴三桂派来的,其中有三处可疑的地方,韦小宝听了佩服,这次却不是讨好,而是真心诚意的了。少年皇帝的英明圣断,于此已可见一斑了。最后康熙骂了句“他妈的”,惹得韦小宝心花怒放,英明的皇帝中,心中也隐藏着几分韦小宝式的流氓习性。人性是复杂的,没有一张白纸似的纯白的圣贤。

  康熙也有人情味,让韦小宝去质问吴应熊,便会有大大一笔财好发。果然不错,吴应熊要小宝代他说好话,并送了十万两银子给小宝。这回小宝不用数,二一添作五,先把五万两装入口袋,去康熙那里还装好人,说自己一文不取,五万两银子尽给侍卫作皇上的赏赐。康熙再英明也有上当时候,他心中称赞小宝又忠心又不贪财,给小宝知道真要笑死。

  写康熙,是把他当作真实人物来写,写他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康熙少年皇帝,事事如意,但午夜梦回想到父母早亡,还是会流泪哭泣。真实细腻的描写,使康熙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了立体感、层次感,内涵丰富起来了。知道了父皇未死而在五台山出家,又知道了太后如此阴险毒辣,康熙是惊喜交加。但这个少年皇帝的厉害之处,在于此时还能沉住气,不动声色,一切忍耐下来,要小宝先去五台山查个明白,做好准备,有万全之策,无后顾之忧之时,才会对太后发难。康熙为一代英明仁君,写得确有过人之处。

  康熙和小宝夜探慈宁宫,又是少年人爱玩冒险的心性,其实是极担风险。如果露出痕迹,局面便会不堪收拾。探明了真相,康熙怔怔落泪,反复思量,似是一个小大人,又极有担当。

  康熙盼得小宝平安回来,见面就一句“他妈的”,这憋了多日的秘密粗口,正体现二人之间少年人真诚不藏私的友情。贵为天子,还是和常人一样,在其尊贵和威严的面具下,有真实的人性的弱点,一样会爱会愤,会喜会悲。听小宝讲了顺治在五台山出家,以及要小宝转告给他“永不加赋”的一席话,康熙不觉怔怔流出了眼泪。他毕竟不如常人,可以无拘无束地随心所欲表露情感和行事,他的权力带给他更多的责任,使他有更多的避忌,考虑更多的后果。

  康熙给小宝的密旨,以四幅图画示意,这是亘古未有之事,只能发生在这一对少年哥们身上,天大之事,还是离不了童心童趣。小宝在少林寺出家只是过渡和幌子,正经差事是借此机会带少林寺武僧去五台山保护顺治,以此遮人耳目,不会兴师动众。康熙的心机,确是巧妙。

  康熙和顺治父子相见时那种真情流露之处最为感人。

  写康熙和顺治父子相见的场面,是虚写和侧写,着笔不多。只见康熙抱着顺治双脚放声大哭,而顺治也热泪滚滚,轻摸康熙的头顶,说道:“痴儿,痴儿。”而后重点渲染康熙与顺治父子相会的心情激荡,是康熙从顺治的房中出来,心潮澎湃,拉着小宝同在门外庭前阶石上并肩而坐的一番谈心。

  康熙少年皇帝,担当诸多国家大事,外表英明圣断,其实内心一样有柔弱处,本有父王可以依托和分担,但顺治出家,千斤重担只能一人承担。平日他是绝不会如此推心置腹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小宝听的,此次真情激荡,不能平静,而小宝这少年哥们,就成了康熙最好的谈话对象。

  对顺治父子连心的感情,体现在康熙对小宝说,他永不敢忘顺治所嘱爱惜百姓,永不加赋这句话上。恋恋不舍,渴望父爱,渴望友情的理解和支持,康熙是个有血有肉很重感情的开明仁君。做皇帝,要对得起天下的百姓,这样的想法,真是不容易,读者不由得不喜欢这个深情重义的少年天子。

  对社会的认识,康熙也是极深刻和明达。他甚至能理解汉人对清人的愤怒和不满,承认清兵入关杀人放火,害死无数百姓是做的大大的恶事。所以他想当好皇帝,对汉人百姓仁爱和给予补偿和赎罪。对当前政治形势,康熙更是分析精辟,了如指掌,他知道矛盾的关键是在平西王吴三桂处,吴三桂是他政权最大的威胁,但又不能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有必胜之算时,才会动手加以清算。心中无数的家国大事,康熙只能把渴望父爱的亲情先收拾起来,放过一旁,最终不得不离开父皇之时,康熙再次泫然欲涕,依依不舍。

  康熙对小宝谈了这许多心事,小宝虽是忠实听众,其实似懂非懂,不过康熙对他的这种友情,小宝绝不是不知的。九难行刺康熙,小宝挺身而出代康熙挨了一剑,这见出小宝的真心和感情,平日小宝滑头,真真假假,但关键时候,却是货真价实,这是小宝最宝贵之处。

  康熙这个少年皇帝,确是有非凡过人的才能,见识之高,让人佩服。身处深宫,却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运筹帷幄之内,决胜千里之外。天地会英雄们的反清复明大计,是没有指望了。凡是爱惜百姓,必能享国长久;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百姓之天下,能想到这些治国安邦的道理,康熙的龙庭自然可以稳坐。书中插入南怀仁、汤若望为康熙授课一段,足以见出康熙的开明。

  康熙这个圣明仁君的角色,当得也绝不轻易。他为之牺牲多少常人的快乐,没有人会去体谅他。日夜操劳,萦怀于国家大事,小宝和建宁公主在胡天胡地之时,康熙还在对着地图发愣。比较起来,小宝真是讨巧和快乐得多了。读此书,没有哪个读者愿意当康熙,谁都愿意是小宝,只凭虚妄的言辞和福气,便能搞定一切。

  康熙对吴三桂的分析,对开战局势的判断,处处见出其雄才大略。大时局的决定,并不在几场战事的胜负,几座城池的得失,康熙全国一盘棋,要以整体的实力和厚势胜出,不在局部上和吴三桂争执,他做好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持久战的打算,要把吴三桂拖垮,累得精疲力竭,再作大反攻的决战。当皇帝的能有如此长远眼光,不好大喜功,确是不容易。康熙的精明之处,一再让读者吃惊,更让小宝吃惊。小宝抄鳌拜家所得宝衣之事,康熙居然也知道,小宝真的要冒身冷汗了。

  康熙圣明仁君的正面形象,最后作了一个总结。爱惜百姓,励精图治,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康熙做到了大侠们想做但没有办法做到的大事。金大侠十五部武侠小说,主旨八个字“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若以此八字观之,康熙才算得上是最成功的侠之大者。身为异族统治者,却能想到天下百姓一视同仁,决不丝毫亏待汉人。康熙忧国忧民,听见台湾台风为灾,便闷闷不乐,眉头不展,甚至泪光莹然,而且立即裁减宫女太监,减衣减膳,省下银子去救济灾民。这些悲天悯人的大侠胸怀,确是值得大书一笔。由圣明仁君而完成侠之大者的美好理想,这也是金大侠十五部武侠小说的最后反思,深具讽刺和警世意义。现实生活中,侠,是没办法行得通的。

  十大皇帝上榜人物中,由圣明仁君而完成侠之大者的美好理想,康熙理所当然排名第一。

金庸书屋 jinyongshuwu.com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金庸网 金庸书屋 金庸小说 金庸小说全集